找到相关内容35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戒律的精神与特色

    “无戒之戒”,说“无戒之戒”是最高的戒。我个人觉得,这个“无戒之戒”其实是一切皆可为了。日本的佛教界,从明治维新以后,按政府的立法,出家人可以喝酒,可以结婚。这样,很多人就送给它一个名称,叫“五毒俱全...

    净因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2262367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:华智仁波切《自我教言》略解

    自己即便具足很多功德,如严持净戒、具足智慧、具足禅定等诸多不可思议的功德,也都不能在别人面前宣说,必须保密。若自己宣说自己功德,多半是五毒中我慢的显现,且别人不一定对你生信心,反而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。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20563203.html
  • 不共加行

    之后五体投地,想我与众生五毒尽除。所谓的五体即:前额、两手掌与双膝。如果双手不如理合掌于三处只是甩动一下,腰不正,膝盖及额头不接触地面仅仅弯一下身,跪垫层垫,皆为不恭敬,因为这样没起到对治我慢心的作用。...

    陈泉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3963936.html
  • 佛说般舟三昧经略释(1)

    一样,花完就没有了,没办法永远解决。父母、妻子、亲疏、僧爱并不是你就不用管这些,我们平常的念是含有五毒成份所起的反应,没有这个念也可以眷顾孩子,还是可以孝顺父母,智慧的境界不是识的境界也可以有孝道,...

    洪文亮医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1164621.html
  • 上师达真堪布法语(365则)

    当中,我们选择了学佛修行,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。  173、无始劫以来,我们都患有贪嗔痴慢疑五毒病,这不是一般的病。患上这些病,我们就会断掉解脱的慧命,会感受轮回的痛苦。  174、一切痛苦都是贪嗔痴...

    达真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2267681.html
  • 佛教密宗华藏上师吴公润江弘法记

    普愿有情,同证圆觉,观诺祖、贡  祖,及最近大宝法王、迦卢仁坡切之传法亦皆自在圆满,和  霭可亲。与上师相同,具见天上天下,此心同,此理同。每  每教人由「修心养性,而明心见性,转八识五毒为五智,以  ...

    徐芹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1370805.html
  • 憧憬雪域高原的神圣——对青藏高原特有的朝圣壮举的遐想

    ,是圣水,用它来洗浴能清除人们心灵上的五毒,肌肤上的污秽,使人的心灵纯洁。而印度教的故事则说,湿婆神与他的妻子乌玛女神居于神山,乌玛女神每天在玛旁雍错里沐浴,所以湖水成了圣水。   佛教认为,在...

    金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575574927.html
  • 藏密问答录

    的看法并不尽相同,因声闻乘要求修行者必须断除烦恼方能证果。同理,密宗中对贪欲的本质也自有其与显宗不大一致的观点,但在五毒即五智这一点上,密法与禅宗无疑有着相同的指导思想。 说到这一修法的目的,无非是...暴躁易怒,五毒粗重,贪求现世之眷属资具、名闻利养,虽居静处却降下愦闹烦恼之雨,弃离后世,诽谤其他正法与补特伽罗,虽然口中传讲正法,也自以为是智慧,实际上未调伏自心,言行不一。此等上师即是所谓的旁生种姓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0975500.html
  • 藏密素食观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应该是清除心相续中的染污。阿底峡尊者就曾说过:“需净除内在之五毒垢染,以及外在之不净污秽,亦需净除懈怠、平庸等垢染;平日尚需净除食肉饮酒、啖尝葱蒜之垢秽。” 佛经中就有这么一个公案,可以让我们对饮酒...实际上却仅有教法而已,证法已经失毁。在这样恶劣的浊世,大多数僧人为三毒五毒烦恼所转;将父母众生血肉这样的罪业食品作为主食;积累起财产来比在家人还精勤;建立许多大寺院时,屠夫们也知道这些僧人只要想吃肉就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3076324.html
  • 如何修持心经

    rdquo;的见地,垢与净的分别,往往在修行到最后,会成为一个很麻烦的障碍──清净僻。清净僻会障碍我们的菩提心,也是障碍大悲心的毒药,它不能让我们了知五毒就是五智。通常,分别垢净是修行时所建立的种种...

    洪启嵩

    心经|般若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2281379541.html